“注意速度,保持匀速推排……”9月21日早上5时许,历经两个Ⅰ级封锁施工,由600余名作业人员连续两天长达18个小时鏖战,贵南引入项目部顺利完成贵南高铁引入贵阳枢纽工程两组42号道岔横移插入既有线施工,标志着贵南高铁、沪昆铁路与贵阳市域环线三条线路成功“牵手”,为后续互联互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业期间,项目部还成功应用气压焊全面替代铝热焊,完成42号道岔内所有接头的焊接作业,成为该技术在国内的首例创新运用。
为进一步提升贵阳枢纽经路布局,优化运输效率,本次岔改施工分别在沪昆上、下行线上郭关所处插入两组42号道岔,作为我国当前铁路插铺型号最大、长度最长、技术水平最高的有砟高速道岔,两组道岔长度均为157.2米、重量达252吨,横移距离分别为12.8米和7.8米。
插铺施工点紧邻沪昆铁路旁,平均每3至5分钟就有列车通过。为保障此次作业的顺利进行,减少对正常行车干扰,施工前期,由成都局集团牵头成立课题科研小组,带领施工单位通过设备更新改造以及技术方案优化,成功破解了数控式大型焊轨设备在道岔异型轨中“放不下”“夹不住”等作业难题,实现道岔几何尺寸的精准控制。此外,施工单位还详细制定了气压焊接方案,经过反复试验论证并邀请技术专家围绕相关工艺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有效提高了各工序参建人员的实操能力。
“以往道岔焊接均采用铝热焊,焊接完成后接头硬度仅能达到母材强度的50%,质量稳定性较差。”据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苏其辉介绍,此次施工在焊接环节特别应用了利用高压气体将两块金属塑性变形并压在一起,形成金属间冶金结合的工艺,不仅在40分钟内就能实现对道岔前后与既有线路的无缝化焊接,还大大提升了接头质量,钢轨接头强度可达母材的90%以上,进一步提高了铁路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这也是国内首次在42号道岔施工中焊接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19日20时10分进入封锁点,随着现场指挥员下达进场命令,作业人员立即安装轨道回流线、上道锯轨、旧轨纵横移、扒砟捡底、岔排横移等多项施工,随后起拨道机、挖掘机、捣固机等百余台套专业施工设备也相继进场,通过人工配合道岔换铺设备,各项工序紧密衔接,现场人声鼎沸,机械轰鸣。当天22时52分,伴随着工人的号子声,首组道岔横移到指定位置,缓缓落下。
据了解,此次施工不仅道岔型号大,现场作业还面临工务、电务、供电等多家交叉施工,时间紧张、作业面狭窄、人工需求量大、安全风险高等多重因素都为这场“会战”带来不小的影响。为保证道岔精准插铺到位,前期,项目部反复优化施工方案,积极与相关单位协调沟通争取封锁点施工,并制定详细的插铺计划,安排作业人员分工序“跑步进场”,按时按秒推进施工进度,抢抓黄金作业期,全力保障施工的顺利实施。最终,经过9月19日、20日的连续奋战,成功将两组42号道岔铺设完成。
据悉,贵南高铁引入贵阳枢纽工程是贵州省贵安新区构建综合立体铁路网的“心脏”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打通贵阳市域环线、沪昆铁路、贵南高铁之间多条联络线,为进一步完善贵州省现代化铁路客运网、提高旅客运输质量和能力提供了先决条件,对促进省域和贵安新区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